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您的生活服务帮手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板打蜡

开了几十款车后, 我终于顿悟了: 哪怕再便宜, 也要坚持“四不买”

发布日期:2025-05-23 18:53:54 浏览:37375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内新车的上新速度也在不断刷新纪录,在过去的一两年时间里,除去北京车展、上海车展这种新车集中发布或者上市的场合,在一些普通的时间段里,最多也出现过同一天上市超过10款新车的“大场面”,可以说,现在的国内汽车市场,正处在车辆类型“极大丰富”的阶段。

但是对于很多小伙伴们来说,面对这种情况,其实会更加迷茫,因为新车众多、价格不一,而且很多小伙伴对于车企的财务、技术、售后的“底细”也都不够了解。所以买车的时候,可能会更加忐忑,担心高高兴兴提车,然后就憋了一肚子气,尤其是很多车企或者经销商给出的价格和优惠又非常有吸引力。

作为一位汽车博主,我们前前后后试驾了上百款新车,深度试驾的车型也几十款,自己也换了三四辆车,而且我们日常也会重点关注一些车企在财务、渠道等方面的动向,也算是总结出了一些小经验,简单来说,就是有下面这几种情况,就算新车再便宜,也尽量别买。

小众品牌和高危新势力。在国内汽车市场如此激烈的竞争强度下,很多汽车品牌一旦销量上不去,或者出现财务危机,基本上就很难翻身了,而很多汽车品牌本质上就符合这种情况,比如一些大家都不太知道的品牌或者已经深陷危机的造车新势力。

比如之前一段时间,通用在国内引入了道朗格,很多小伙伴压根就没有听说过,哪吒汽车从去年到现在,一直深陷危机,这些品牌的车型就最好别碰,因为一旦品牌崩溃、渠道消散,很多用户连基本的车辆保养和维修,都会成为问题。

要么低配,要么高配,不高不低别买!很多小伙伴在买车的时候,受限于预算,对于车辆配置和价格会非常难以抉择,所以很多消费者会选择不高不低的中配车型,这种思维逻辑在燃油车时代可能适用,因为很多配置都是可以后期加装的。

但是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如果一开始选车的时候,基本的硬件没有跟上,后期自己没法加装,也没有办法通过OTA实现,尤其是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这一块。所以对于小伙伴们来说,要么纯为省钱买最低配,后续也不指望啥,要么直接上高配,后续更多功能更新的时候,硬件能够跟得上,别买那种不高不低的,钱没少花,需要体现“钞能力”的时候,却又无能为力。

低价豪车别买,后期维保真坑人!随着国内汽车价格的持续回落,很多豪华品牌车型的价格也都出现了明显下降,可能之前遥不可及的车型,现在稍微背点贷款,也能够得上,比如价格已经跌破30万的宝马5系,十几万的路虎揽胜极光等等。

但是很多小伙伴贷款买车之后才发现,之前遥不可及的车型,降价之后再买到手,还是一样坑人。车辆价格低,代价是贷款利息高,贷款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且尽管这些豪华品牌价格下降,但是维修、保养的价格依然是原价水平。很多小伙伴修了一次豪华品牌车型之后就后悔了,同样是二十几万的车,豪华品牌车型的维保费用比普通品牌贵一倍还不止。

400V的纯电和几十公里纯电续航的插混、增程,越用越窝心!现在很多小伙伴购买新能源汽车,其实对于自身需求和习惯,并没有相对清醒的认知,容易造成的结果就是买车之前的打算和买车之后的使用场景有比较大的出入,比如买了400V的纯电车和纯电续航只有几十公里的插混、增程。

很多小伙伴为了图便宜,买了400V平台的纯电车,到了需要高压快充的时候,发现速度根本上不去,而且其他800V车型占据快充桩并“夺走”功率之后,400V车型的充电功率会进一步下降,用起来难受。

而很多车企为了降低购买门槛,为一些插混和增程车型设置了几十公里纯电续航的版本。实际使用下来,很多小伙伴都会习惯使用纯电行驶,尤其是日常通勤,但是这些几十公里纯电续航的插混和增程,实际能纯电跑的里程非常有限,不得不频繁充电,但是亏电跑,油耗又很高,使用体验和续航里程比较长的插混和增程差别非常大。

总而言之,上面这些车型,基本上都属于那种买的时候可能比较便宜,能够节约一定的预算,但是到了日常使用的时候,要么用起来体验比较差,要么没有基本的产品保障,总体来说,上面这些车型还是尽可能避开,哪怕价格很便宜。